学术新闻

学术新闻

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中心 > 学术新闻 > 正文

太阳成集团tyc7111cc举办计算机图形学前沿技术专题讲座

作者:陈双敏 审核人:陶冶 信息来源: 太阳成集团tyc7111cc 编辑:马天晨 发布日期:2025-04-29

4月28日,太阳成集团tyc7111cc成功举办计算机图形学前沿技术专题讲座,特邀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刘利刚教授与山东大学辛士庆教授担任主讲嘉宾。活动由学院副院长陶冶教授主持,吸引了60余名师生到场参与。本次讲座聚焦学科前沿动态,通过理论与应用的双重视角,为师生呈现了一场兼具深度与广度的学术盛宴。

刘利刚教授:从传统方法到AI生成的范式跃迁

刘利刚教授以《从计算机图形学迈向AI图像生成》为题,系统梳理了学科发展脉络。他从几何表达、渲染技术及动态模拟等经典理论切入,阐释了基于第一性原理的"仿真三要素"——几何真实性、色彩真实性与运动真实性。随后,刘教授结合文生模型(MidJourney、混元)与文生视频大模型(Sora、可灵)等前沿案例,对比分析了物理驱动与数据驱动两类生成方法的底层逻辑,并深入探讨了二者在算法效率、泛化能力及可控性等方面的挑战。在展望环节,他通过元宇宙、自动驾驶、影视游戏等跨领域应用场景,强调"长期热爱是科研突破的核心动力",鼓励大家以兴趣为锚点深耕专业领域。

辛士庆教授:三维视觉赋能智能制造新图景

辛士庆教授以《三维视觉引导与测量》为题,揭示了计算机图形学在工业4.0中的关键作用。围绕高精度配准、CAD模型重建与工业三维测量三大方向,他创新性提出"卷绕数理论"与"强特征和弱特征感知方法",通过构建CAD模型精度与结构保持的轻量化方法,实现了复杂工业场景下的鲁棒性建模。报告以电力系统中绝缘子的三维检测项目为例,生动展示了理论方法向产业价值的转化路径。

在互动环节中,师生踊跃提问,既有对研究方法的深度追问,也有对应用场景的延伸探讨,两位老师都逐一作出细致回应,智慧碰撞间不断迸发新的思维火花。报告厅内多次响起热烈掌声,与会师生纷纷表示,这场讲座不仅刷新了他们对计算机图形学的认知维度,更启发了他们跨学科研究的新思路。

报告人:刘利刚,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教授,国家自然基金委杰出青年项目获得者。从事计算机图形学及CAD/CAE研究,已在该领域顶级期刊ACM Trans. on Graphics发表论文五十余篇。曾获中国计算机图形学杰出奖,首届Siggraph Asia时间检验奖 (Test-of-Time Award)、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排名3)、陆增镛CAD&CG高科技奖一等奖等奖项。任中国工业与应用数学学会几何设计与计算专业委员会 (CSIAM GDC) 主任、亚洲图形学协会(Asiagraphics)副主席、国际几何建模与处理(GMP)协会指导委员会委员、国际实体建模协会(SMA)执行委员会委员。负责创建了图形学与混合现实研讨会在线交流平台GAMES(http://games-cn.org)。

报告人:辛士庆,山东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在几何计算和几何处理方面做了系统性的研究工作,发表论文100余篇,获得2017/2023年SPM大会最佳论文奖(第1名)、2021年吴文俊人工智能自然科学奖(2等)、2023年SIGGRAPH最佳论文奖(国内科研单位首次)、2024年CVM大会最佳论文奖、2024年GMP大会最佳论文奖,并担任GMP 2025程序委员会共同主席。连续5年获得山东大学泰山学堂“毕业生最喜爱的老师”,并获得2022年山东大学泰山学堂“卓越教师”称号。

(一审:陈双敏,二审:马天晨,三审:陶冶)